歐陽金雨
  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,長沙各大公園景區內人流量井噴,市民不文明出游的行為也不少。清明節當天,岳麓山垃圾裝滿4輛車;長沙園林生態園、世界之窗等地,也常有市民折斷鬱金香或踩到花田中央拍照。(4月8日《三湘都市報》)
  公眾一天比一天熱衷健康、陽光的生活,享受愜意、舒適的環境,這些證明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,更高層面精神、心靈的需求開始主導人們的生活哲學。這是一種進步,但如果這種進步沒有文明方式的配套,這些追求很可能會變成一場“對大自然的破壞”。
  在各大景點,這種“破壞行為”著實不少:有人無視“禁止”提醒爬雕塑、摘花朵、踏草坪、信手塗鴉;有人隨地小便、亂停車輛、向動物扔砸物品……面對美景,一些人下意識想到的不是欣賞和敬畏,而是占有或刻下自己的印記;面對公共設施,一些人首先想到的是資源匱乏條件下如何捷足先得、滿足自己;面對動物、植物,一些人急切地把“娛樂”精神發揚光大,而全然沒有考慮動植物的“感受”。
  看來,文明出游,還要“走好”文明行為這“最後一公里”。想到這一點,我們不妨換一換思維,把微詞與抱怨變成一種建設。
  比如,人們在出行前,能不能先研習研習文明旅游這門功課。準備旅游物品時,多備上幾個塑料袋;瀏覽景區地圖時,留意一下哪裡有廁所、果皮箱。比如,旅游景點能不能把服務做得更細些。在游人如織的地方多一些休息的坐椅、方便的廁所,那些踐踏草坪、隨地便溺的行為應該會大大減少。比如,能不能多多發揮公益組織、志願者的作用。在那些需要指引的景點,一名志願者的微笑或引導,遠遠勝過一堆硬生生的“禁止”標識。
  近年來,國務院會議倡導“健康文明旅游方式”,政府機構出台“文明行為指南”,這些都讓人看到,文明素養、人的素質,已越來越成為“發展的必修課”。“獨樂樂”不如“眾樂樂”!從自身做起,從小處著眼,出游之路走得文明、健康,以自身文明行為換回人人之樂,才能不負了這滿眼春光。  (原標題:文明出游 還要“走好最後一公里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v08bvepq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