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深圳商報廣州1月17日電】(特派記者 彭琰 秦興梅)今天下午舉行的省政協大會發言上多名委員談到國企改革。國企擁有的資源多於民企,國企高管也是業界精英,為何國企效率卻比民企低?政協委員們把原因直指國企的行政化導致企業內生動力不足,建議先行一步取消廣東國企的行政級別。
   國企資本投入回報率低
   目前我省國資監管的企業資產總額到39700多億元,除各地市屬國有企業之外,省屬集團全資及控股的企業就有1800多家,在全省國民經濟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。省政協委員、華南理工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教授李汴生委員在發言中指出,省國有企業整體存在效益低下的問題,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:
   首先是資本投入回報率低,多年來由省國資委監管的省屬企業凈資產收益率約為3.5%,比非國有企業的平均收益率低7個百分點。利稅方面,2012年全省規模以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上繳的利稅總額為2170多億元,大概是規模以上“三資”和私有工業企業上繳利稅的三分之一。帶動就業方面,2011年我省國有企業就業人數為111萬,而在民企就業的人數高達2250多萬,是國有就業人員的20倍。
   國企高管四種狀態
   國企為何效率低?省政協委員、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員會經濟委副主任郭清宏在發言中認為,企業效率不取決於投資者的性質,雖然經營者不是股東,但只要建立激勵有效、約束有力的委托代理機制,國企同樣可以提高效率。現在國企效率低,真正原因是國企高管不是企業家,不是職業經理人,缺乏提高企業價值的內生動力。
   李汴生指出,國企高管官員化已是不爭的事實,省管27家國有集團公司的老總都是由省委組織部任命的廳級幹部,企業存在大量的政企不分、政資不分。
   郭清宏總結了“行政化”下國企高管的四種狀態。
   “身在曹營心在漢”型。雖在企業,卻有行政級別,乾不好換個地方照樣做官,反正職務由上級任命。
   “乾好乾壞一個樣”型。高管薪酬非市場化、固定化,主要的依據是“有關規定”,與企業的效益和發展關聯度不高,企業價值最大化很難成為國企高管的目標,灰色收入、損公肥私往往是他們的選擇。
   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”型。既然是幹部,就要定期交流,國企高管沒有動力對企業進行長期規劃,更無法把企業發展當作自己的事業。
   “帶著鐐銬跳舞”型。刑法規定,國企管理人員要承擔和“國家工作人員”一樣的刑事責任,“簽合同被騙”“不負責任造成企業損失”這樣的罪名掛在頭上,他們怎能不謹小慎微。“免責”“避險”等官場鐵律,把企業家最需要的創新精神擠在一邊。
   告別“幹部”身份
   李汴生委員和郭清宏委員為國企開出的藥方是:煥發活力,提高效率,去行政化是國企無法迴避的選擇。
   李汴生委員建議,取消國企的行政級別後,企業高管按職業經理人的標準和市場化要求,由股東會、董事會根據企業發展和業績需求進行選聘,國企高管的任命、任期、調動等,都不再由“主管部門”決定。國企管理人員的待遇參照同類企業職業經理人的市場標準確定。同時,對於職務待遇、職務消費、業務消費也按市場化標準進行規範。
   郭清宏委員提出,國企所有管理人員都不再具有“幹部”身份,也不再參照黨政幹部的退休年齡。按照企業價值,對高管進行考核,並採取相應的激勵措施,如股權激勵等,只以業績論英雄。  (原標題:廣東率先取消國企行政級別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v08bvepq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